2009年4月22日 星期三

Trip to Ruckus Conference in Phuket



2009 Ruckus Wireless年會-泰國普吉島
Ruckus, 在無線網路戰國時代又一個創新者,上次提到Ginibee的文章,Wireless LAN看似已經走到窄巷,802.11n的方案加大2.4G無線頻寬到了極限108Mbps。Wireless LAN的頻寬雖然重要,缺乏應用或商業模式,有頻寬也沒有用,參考台北市推的無線網路新都便知端倪,所以抽空來泰國普吉島看看Ruckus的創新應用吧!!


2009年4月19日 星期日

吉立的第一套產品-Ginibee(part 1)


2006年第一次接觸Zigbee(802.15.4)在感測網路的應用,就相當吸引我。無線區域網路(WLAN)從1997年公佈第一個802.11的版本後,發展迅速,但一直注重於數據的傳輸,從802.11b(11Mpbs)到802.11g(54Mbps),再到802.11n(108Mps),追求頻寬的腳步一直被市場應用高成長所驅動,而停不下來。相反地,以藍芽為首的個人無線區域網路(Wireless PAN, 802.15.1),卻停滯不前,僅用於無線耳機或滑鼠的應用。

然而"室內"的數據傳輸需求,決不比"室外"的數據傳輸需求來的低,舉凡視訊、影像、圖片、音響、電話、環控訊號等,這些需求,就沒有一個整合的技術可以滿足。加上身分識別(ID)的需求,更是技術上的挑戰。有許多系統公司用2.4G的無線技術,應用於室內寬頻數據傳輸,因採封閉式專屬通信網路,各家公司產品互不相容,效果有限。最近興起以WiFi當作基礎網路,再透過介接方式,連接不同的媒體,缺點是乙太網路最大節點的限制,與碰撞原理,無法保證數據傳輸的品質與through-put。

既然不能兩全,有沒有折衷的方案,Zigbee就在這樣的市場需求下,2005年6月誕生了.....待續

2009年4月17日 星期五

為何一定要在車庫成立公司?


你知道為什麼當今知名的公司,其實多半都是在自家的車庫成立?
如Microsoft、Apple、Yahoo、YouTube、Google、Virgin,這些市值仟億的公司,初創時都是在自家的車庫或地下室,沒有資金、沒有正式員工,就只有幾位熱血澎湃的股東,與一些要來的二手辦公設備。
吉立科技在2008年1月1日就已經登記,追隨前輩的腳步,不免俗地就在自家的"車庫"創立。資金也不多,只有50萬元,股東就是員工,加上依些借來的Zigbee設備,希里呼嚕地就開始接案,管他甚麼技術、產品、市場,有案就接。大家都是兼差,下了班就擠在位於大直河畔的高級公寓中,開發Zigbee的產品,一人寫軟體、一人做硬體、另一個測試系統兼跑腿買東西。就這樣子也撐過大半年,付了材料、工資、稅金,真不敢相信,竟然有盈餘,還賺了一個資本額。
如此我們的心開始變大了,醞釀成立第二家公司,就是現在的吉立生技。

2009年4月12日 星期日

勇於改變現狀

我在職場上時間並不長,也只待過一家民間企業,但是家台灣大集團的公司,集團資產與營業額排名全國前幾名,所生產的個人電腦全世界佔有率達11%(2008),個人導航裝置(PND)全球第三名。我的待遇不差,在職5年內績效連續4年都是A,長官都很賞識與信任,也都經常賦予重任。可是我卻在晉升成為專業經理人團隊的那一年(2008),決定離開,進而自行創業。原因很可笑,我覺得施展不開,我覺得舞台不夠我發揮,我覺得這家公司沒有未來。也許我的判斷是錯的,可是我的觀察是客觀的:
1. 各事業經理人觀念老舊,跟不上市場腳步,創新能力不足。
2. 高層決策與分析力模糊,管理政策搖擺不定,賞罰不清。
3. 中階主管斷層,執行力度單薄,觀念溝通形成斷層。
4. 低層人員士氣低落,個人與公司未來規劃空白。
5. 行政人員自身事外,日常行政與員工訓練惡化。
6. 經理人接班規劃與安排闕如。
如果我的觀察是正確的,不出幾年,這家公司一定會遭逢重大打擊,事實上從我進入的那一年(2003),營業績效年續5年下降,人事流動率每年平約高達25%,卻不見任何改善與革新的做法。更甚的是連品牌形象與產品研發的工作,這些都是企業永續經營的最基本條件,全都不見規劃與深耕,如何能讓人才願意效力? 如何提升品質與競爭力? 又如何能讓客戶死心蹋地,不會變心? 誰能告訴我.....但我都將引以為鑑!!

需要創業夥伴?

需要創業夥伴嗎??
除非是家族事業或一人公司,開創新公司最基本工作,就是慎選創業夥伴(原始股東)與經營團隊。創業目標先不求遠,先計算一年的營運資本,包含開辦、人事、租金、器材、管銷、利息等,能夠獨資雖好,但能夠有理念相同的夥伴股東一起打拼,會有加乘作用。
另一種就是選擇沉默的股東(Silent Investor),只出錢投資,不參與經營,這樣的股東比較難找,多半是至親好友才有可能。我的建議是採取階段式,一開始自己與創業夥伴籌資,並以一年為目標,確定公司營運符合預期後,再規劃下一階段業務與資本需求。如需要擴大營業能量,可以增資方式尋求投資者,一方面自己100%掌握公司經營權,另因公司有盈利或市場展望佳,可以調升增資股價金。如此原投入資本便能有所成長。例如,原發行1股10元計算,假如公司第一年營收結算後盈餘EPS 2元,便可以至少溢價2元以上(每股1.2元)發行增資股。如果公司未來深具潛力,甚至可以更高價格辦理增資。如此一來,對原始股東不但公平,更有激勵的效果。
當然,創業夥伴一定要對公司營運有積極助益,而不能只是說出資就能參與經營,這在一開始公司規劃上,就應精確的分析與計算,千萬不能只重視資金而忽略公司營運,畢竟公司存在與發展的必要條件,是要能穩定的營收且財務健全。
感謝Gini的原始股東,充分授權,不參與公司經營,個人身為經理人,便可全心全力的揮灑,為股東創造最大的權益。

2009年4月11日 星期六

為什要創業?

為什麼要創業?? 
如果你學校畢業後,幫人工作當個上班族或吃公家飯,聽命行事,不用負重責大任,不用擔心家計,每天上下班,每月都有薪水領,不是挺好的。如果你真如是想,那就請你跳過這篇文章。
如果你不想與陌生人頻繁互動,不想學習察言觀色,不想處心積慮尋找業務機會,不想一個人出國拜訪客戶或參展,不想開發新產品或新市場,不想管人或挖掘人才,不想接受新的工作挑戰或競爭,沒有好奇心,不想創新求變,不想改變什麼。如果你什麼都不想,那也請你跳過這篇文章。
再問你自己:你的才華洋溢嗎?思路敏捷嗎?EQ高嗎?通達人情嗎?具領導魅力嗎?為意見領袖嗎?不甘寂寞嗎?不安於室嗎?不滿現狀嗎?心胸豁達嗎?心術正嗎?家庭和樂嗎? 
扯遠了,要創業的條件其實不多,但創業成功的條件卻一條也不能少,哲學上說天時、地利、人和,我說熱情、努力、團隊。
創業是驗證一個人想法與能力最直接的路徑,每個人都有遠大的理想或夢想,但多數人都選擇把他的抱負當成夢想,或期盼有一天能遇見伯樂,而不願自己當伯樂。我選擇了一條人煙稀少的路,但我不怕寂寞,所以小精靈Gini的故事正要開始..... 

有限公司vs股份有限公司?

創業第一堂課:成立有限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?
除非只想當個Soho接接案外,不論獨資或合夥,首先需要向開業的地方主管機關(經濟部或直轄市政府),申請營業登記許可與稅籍(開業後購買發票與繳交營業稅)。一年營運的資金到位了,第一個問題,要成立有限公司,還是股份有限公司呢?
顧名思義,有限公司就是責任有限,以登記資本額為最大的責任額,登記股東佔公司資本比例,但不發行(分配)股票。股份有限公司則以股東所持股份(股票)計,依據公司法與公司章程成立董事會(董事3人,監事1人),並依規章執行公司經營,以及股權轉讓(售)。所以如果是獨資或少數人合資,則採有限公司方式,在管理上較簡便(不需成立董事會);如果股東較多(資本額大),或有法人(公司)參與持股,當然以登記成為股份有限公司方式,比較符合公司未來經營管理運作,亦可規劃未來公開發行股票與上市(IPO)的準備。
接著來就是資本額與股東比例的問題了.....待續

歷史上的一天...2009/9/30

不要再怪什麼時間太快,說什麼歲月如梭的老詞,再不爬文的話,我的Blog會變成年記(一年一記)。連遺囑都有可能來不及寫。
去年2008年7月終於鐵了心,不管上有老母,下有子女,左右有房貸,離開了待遇不錯的鐵飯碗,違背了許許多多長官的期待,心一橫地就創去了業(在最不景氣的時後)。當時雖然沒有萬人哭巷,卻也有風蕭蕭兮的悲寒。背負了不少罵名,遑論同事與長官的祝福,2009年9月30日,我就這樣一個人孤伶伶的搬離待了5年的公司,但充滿希望的搬進我一手設計規劃位於台北大直的吉立。
一轉眼,半年就過去了,這半年的創業過程,回想起來值得一書。
希望留下一些鴻泥,給所有懷有夢想的人,以及想和Linus Torvalds、 Steven Jobs、Bill Gates、Sergey Brin or Larry Page一樣能改變世界的朋友,希望在創業的長跑的前半哩,對你有些幫助
所以從今天2009.4.11起,Gini.tw成長的點點滴滴,將會忠實的紀錄下來。我雖還不是個成功企業家,但想當個有良知的老闆。
2008.8.8是北京奧運的開幕日,父親節,也是吉立(Gini.tw)的生日,普天同慶,我引以為榮。

Analytics